關於與「愚公移山」標題相近或相同的條目,請見「愚公移山 (消歧義)」。
愚公移山[1],為上古神話傳說。由可能為戰國時期列禦寇所著《列子》中的記載流傳下來。見於《湯問》篇第二節。
目次
1 衍生文化
1.1 演講
1.2 繪畫
1.3 歌曲
1.4 紀錄片
1.5 電視劇
1.6 動畫
2 其他影響
3 相關新聞
4 延伸閲讀
5 參考資料
6 外部連結
衍生文化
編輯
演講
編輯
毛澤東1945年中共七大題為《愚公移山》的閉幕詞。
繪畫
編輯
徐悲鴻《愚公移山》(共三幅);1939至1940年,應印度詩人泰戈爾之邀,徐悲鴻赴印度舉辦畫展宣傳抗日,期間他創作了《愚公移山》。
歌曲
編輯
《愚公移山》:由江濤演唱
《愚公移山》(粵語歌):由周筆暢演唱
紀錄片
編輯
《愚公移山》,尤里斯·伊文思執導的紀錄片。
電視劇
編輯
《王屋山下的傳說》,40集,2008年中國電視劇。
動畫
編輯
《愚公移山》,150集,2016年中國動畫劇集。
《新愚公移山》,2020年中國動畫電影。
其他影響
編輯
達什拉斯·曼吉,印度版當代「愚公」。
相關新聞
編輯
2013年,河南省愚公移山精神研究會在王屋山所在地濟源市成立,並舉行第一次會員代表會。毛澤東之孫毛新宇擔任該會榮譽會長。
延伸閲讀
編輯
精衛填海
女媧補天
參考資料
編輯
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獻:列子/湯問篇
^ 閆飛編;棒棒堂繪,中國古代神話故事 民間傳說,廣東人民出版社,2023.04,第4頁
外部連結
編輯
維基文庫中的相關原始文獻:愚公移山
毛澤東致七大閉幕詞――《愚公移山》(1945年6月25日)(頁面存檔備份,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)